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快讯

解放日报:上海产权市场集聚专业资源化解过剩产能、处置低效无效资产

2016-11-08 19:16:08 1 次

 


摘要
    今年1至9月,上海产权市场共完成各类产权交易项目1357宗,同比增长21.59%;成交金额1317.9亿元,同比增长29.26%。
“僵尸企业”处置和特困企业专项治理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推动国企改革和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11月4日,“僵尸和特困企业处置”研讨会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举行,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研讨会并作了相关政策解读,来自法务、财税和社保领域的专家和央企、本市国企代表从政策、法律、财务、投行等角度分析探讨了僵尸企业、特困企业的处置实践、经验和路径。 

从这次会议传出信息,为服务“三去一降一补”,上海联交所成立了“僵尸和特困企业处置(低效无效资产)”服务中心,组建了上海联交所专家委员会企业兼并重组专家组,积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大力化解严重过剩产能,“对症下药”加快“僵尸企业”退出,妥善处置低效无效资产,推动重点行业兼并重组, 助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今年1至9月,上海产权市场共完成各类产权交易项目1357宗,同比增长21.59%;成交金额1317.9亿元,同比增长29.26%。 

服务“三去一降一补”,上海联交所牢牢抓住三大“症结点”—— 

>>助力重点行业去产能 

今年以来,上海联交所重点在钢铁、煤炭等产能过剩行业,帮助企业清理产能,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截至9月底,为中央企业提供去产能服务涉及项目37宗,成交金额93.34亿元。宝钢集团上海克虏伯不锈钢有限公司40%股权转让项目,上海联交所派出专业团队,针对标的公司在不锈钢行业居于领先地位且地处上海自贸区的亮点,通过多种形式在京、沪两地同步推介。在整体行业形势低迷的情况下,征集到4家符合条件的意向投资人参与竞价,成交价格较挂牌价格增加15.15亿元,增值率达到78.6%。某大型发电集团3批资产在该所挂牌转让,面对电力行业调整结构、钢材价格不断下滑的趋势,联交所充分发挥产权市场发现买主、发现价格的功能,实现了低效无效资产的增值转让,最终溢价率分别为48.24%、61.01%和30.86%,不仅帮助企业完成了节能减排的目标,也促进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推动僵尸企业重组整合和市场出清

在僵尸企业清理整顿中,采取清理退出或“去存量+引增量”的方式,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状况、激发经营活力。如,某医药集团通过上海联交所挂牌转让7宗常年不盈利的中小企业股权项目,经过专业策划和定向推介,为企业找到合适的意向受让方,帮助企业压缩了经营规模,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

>>服务企业瘦身健体、提质增效

截至9月底,服务国有企业压缩层级、实现主辅分离共涉及项目153宗,成交金额226.78亿元。某钢铁集团旗下医院管理有限公司股权项目,经过53轮的“定时报价+连续报价”,最终以3.4亿元成交,较2亿元挂牌价格增值70%。某央企集团转让其地处云南、海南、西藏的三家子公司股权项目,其核心资产均为土地及在建酒店项目,涉及资产总额超过18亿元。针对项目特点,上海联交所为其设计了分别挂牌、捆绑转让的方案,最终由云南一家旅游文化投资公司成功受让,有效帮助企业减轻了债务负担,强化了主业经营。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瘦身健体提质增效为重点,以出清规范化、处置阳光化、效能最优化为目标,上海联交所“僵尸和特困企业处置(低效无效资产)”服务中心将探索运用投行模式实现市场处置。据悉,上海联交所聘请了来自法务、财税、社保和企业界多名资深专家组成专家顾问团队,为企业提供出清建议和意见,制定一企一策方案。并引进国内知名的综合性金融服务投行团队,以及国内一流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配套机构,根据分类梳理和企业诊断的情况,为企业提供清算、审计、评估、资产转让、资产置换、股权改制等各类专业化服务。上海产权市场将充分发挥产权交易市场价格发现、价值实现功能,通过多措并举盘活企业存量资产,促进国资国企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努力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