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扩围 切实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2015-10-15 10:57:02 1 次

 央行10月10日发布公告称,在前期山东广东开展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形成可复制经验的基础上,决定在上海天津辽宁江苏湖北四川陕西北京重庆等9省(市)推广试点。

  央行称,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是完善央行抵押品管理框架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提高货币政策操作的有效性和灵活性,有助于解决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合格抵押品相对不足的问题,引导其扩大“三农”、小微企业信贷投放,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

  此前,为解决中小金融机构合格抵押品相对不足的问题,央行在山东、广东开展信贷资产质押和央行内部评级试点,以完善央行抵押品管理框架。今年2月发布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山东、广东两地的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操作,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对此,银联信银行业观察家钟加勇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央行的这一举措是为了进一步落实国务院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要求。

  “中国经济正在经历新常态,产业结构正在调整,而商业银行主要的存量资产都集中在非标准化的信贷资产,这些资产要进一步释放出新的空间,就需要一些结构性的工具。”他表示,货币政策也是一个组合的概念,不仅仅是降息、降准这些标准化的调控工具,再贷款、软贷款、资产证券化、窗口指导都是调结构的手段,可以做到定向、量化、可控。在当前外汇占款减少,新兴产业和“三农”、小微企业等信贷增量不足的背景下,央行这一举措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银联信《2015年银行业信息需求白皮书》显示,当前银行业最突出的信贷风险爆发点就在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上,信贷资产总体结构并不理想。通过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方式帮助银行盘活信贷存量,有效增加了信贷资金供给,将为“稳增长”提供足够资金“弹药”,可将更多资金投向“三农”、小微企业以及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此外,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扩围的另一大作用,还在于形成新的基础货币补充渠道,缓解信用风险。

  钟加勇告诉记者,国库券、中国人民银行融资券、中国人民银行特种存款凭证、金融债券和银行承兑汇票等都是再贷款的典型质押品。这些质押品一方面分布不均衡,另一方面范围不够大。它们一般集中在全国性银行手里,所以大银行获取的再贷款也较多,但城商行、农商行、信用社等历来缺乏这些质押品,大量存量贷款无法腾挪,所以,此次央行把优质信贷资产纳入地方银行的再贷款质押范围,是极为有效的丰富质押品资金池品类的手段。此外,主权债、国债、政策金融债和央票在整体银行资产中占比并不高,而信贷资产占比一般可以达到银行业务的七八成。也就是说,央行推广试点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实际上将银行抵押物规模扩大了许多,解决了商业银行抵押品相对不足的问题。

  不过,也有声音担心此举会导致金融系统风险上升。对此,有分析人士指出,尽管信贷资产与传统抵押物有所不同,但其风险总体上可控,央行自身亦有着严格的评级、模型及认定程序,如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地区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对辖内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部分贷款企业进行央行内部评级,将评级结果符合标准的信贷资产纳入人民银行发放再贷款可接受的合格抵押品范围。与此同时,适当提升风险承受水平也是转型时期释放经济活力、促进产业升级所需要付出的必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