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从经济版图变化看科学发展

2012-07-30 00:00:00 0 次

                从经济版图变化看科学发展

来源: 中国青年报 时间: 2012-07-23 11:12
如果把十年间中国经济版图变化制作成一部十分钟的动画,我们将看到这样一幅动人图景——

经济“洼地”迅速隆起,新增长极不断涌现,领跑中国经济发展的“接力棒”自东向西传递;城镇拔地而起,乡村面貌一新,城乡分野在交错与融合中日渐模糊;农田让与森林,工厂让与绿地,神州大地上一抹抹“新绿”渲染开来……

经济版图的沧桑巨变,书写着十年科学发展的秀美篇章。

经济“洼地”迅速隆起 新增长极点缀其间

新爱迪鞋业公司是一家从广东深圳整体搬迁到湖北麻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公司负责人傅金平看来,中部地区的劳动力资源是吸引他们内迁的主要原因。

“前两年金融危机,我们靠着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渡过了难关。”傅金平说。

中西部地区尚待开拓的巨大市场,独特的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吸引着众多投资者,随之而来的产业转移又促进了这一地区的快速发展。

像麻城这样一个位于大别山区的贫困地区,仅去年就引进投资40亿元,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0多亿元,比2008年分别增长434%和63%。

然而,翻开十年前的中国经济版图,中西部地区还是一片“洼地”。

东部沿海地区率先腾飞后,中西部地区被抛在了后面,区域差距随之拉大。与此同时,区域分工弱化,不同区域产业结构雷同等问题日益突出。只有统筹好区域协调发展,才能实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

“国家发展要有先有后,不能齐头并进。但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必须回过手来解决共同富裕的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张军扩说。

为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十年来,中央在继续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基础上,又先后提出并实施了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形成了完整的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东部地区的发展支撑着布局进一步完善,中西部地区新的增长极不断涌现,中国区域经济版图日趋清晰,沿海与内地竞相奋进、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为中国经济积蓄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说。

十年过去了,中国“东高西低”的经济版图已悄然变迁。

从2008年起,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已连续四年超过东部地区,区域增长格局发生重大转变。

与此同时,皖江城市带、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北部湾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成渝地区等一批新的经济增长极加快形成。

“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转折性变化,标志着我国区域发展已成功地从倾斜式发展转向均衡式发展。”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会长陈秀山说。

随着经济“洼地”的隆起,市场要素在更广阔空间加速流动,先发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加速向后发地区转移,促进了区域间良性互动、共同发展。

不久前,由江苏省五大企业联合出资组建的苏新能源(伊犁)有限公司在新疆伊宁揭牌成立,首期注册资本高达15亿元。

“苏新能源项目是苏、新两地优势互补、释放叠加效应的具体体现。”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党委书记李学军认为,伊犁拥有资源等优势,具备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条件,而江苏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正是伊犁所欠缺的。两地优势互补,经济效益将加倍显现。

翻开当今中国经济版图,向东望去,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先发区域,正通过结构调整、自主创新,为未来发展探索新的道路;向西望去,曾经的经济“洼地”整体隆起,正以其后发优势,为未来发展积蓄新的力量。

工业化城镇化加速 城乡分野日渐模糊

走进江苏省泗洪县上塘镇垫湖村农民创业园,一排标准厂房机声隆隆,村民任晓艳正带着几十名工人加工电子元器件。

“我干这行好多年了,以前是在浙江给别人打工,现在是在自己家乡当老板。”任晓艳告诉记者,这些年村里不但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还建起了创业园,原来全村1000多人在外打工,现在已有600多人回到家乡创业就业。

国家统计局近期发布的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显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开始选择在本省本地就业。

农村劳动力流向的变化,从一个角度反映了中国城乡格局的悄然变迁。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这些年,通过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二元结构大大改善,在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镇化进程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经济学家、成都大学副校长张其佐说。

对比十年前后中国经济版图,原有城市不断扩张,新的城镇拔地而起,大量农村居民转化为城镇居民。

十年间,中国城镇化率从不到40%迅速上升至50%以上。

张丽丽在北京南二环外右安门地区居住了几十年,亲眼目睹了这里翻天覆地的变化:“十年前,我家往南一公里多还有菜地,再往南出了南三环完全是郊区模样。现在,一路走到南四环沿途都是高楼大厦、商场超市、餐馆酒店。”

在前所未有的城镇化进程中,中国城乡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内需潜力充分释放,不断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走向城市,既促进了城市发展,也促进了农民增收;市场要素在城乡间双向互动,抚平了城乡差别……

几十幢整齐的二层小楼鳞次栉比,街道干净整洁,村民家中自来水、卫生间、热水器一应俱全,社区内小超市、幼儿园等均有配套——如果不是远处绵延的大山和近处成片的农田,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大竹园镇七堰村与城市并没有什么不同。

“做梦也想不到,一下子过上了跟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村民林小明说。

进入新世纪后,针对城乡差距过大等突出问题,中央作出一系列旨在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

连续9年出台关注“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全面取消延续2600多年的农业税,对农业生产进行直接补贴,大幅提高扶贫标准,着手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在中央的大力扶持下,中国的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农民生活不断改善,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粮食产量实现“八连增”,站上1.1万亿斤历史新台阶,今年夏粮总产量再创新高,喜获“九连丰”;农民收入增速连续超过城镇居民,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3亿多农民纳入社会养老保险,8亿多农民纳入社会医疗保险;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村村通公路目标基本实现……

十年来,城市在扩张,农村在发展,城乡界限不断淡化,中国经济版图日新月异。

经济版图一增一减 神州大地“退”出绿色

初夏,山西省朔州市张蔡庄乡峙庄村绿树成荫、繁花绽放。谁能想到,十年前这里还是“一年一场黄土风,从春一直刮到冬”。

村民闫金禄告诉记者,峙庄村2002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项目,全村九成耕地种上了树,不仅环境好了,而且退耕后每亩地补助200斤粮食,间种的苜蓿还可以养羊、卖钱,年人均纯收入从千元增至万元。

十年来,中央加大投入、加快步伐,全面实施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田还湖,以及天然林资源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等一系列生态工程。其中,仅在林业上的投入就超过5000亿元,是上一个十年的10倍。

中国用绿色笔调勾画着新的经济版图——

十年来,中国累计完成造林面积8亿多亩,比上一个十年增加近1亿亩,实现了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双增长”;而沙化土地由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为年均缩减1717平方公里,相当于每年将一个中等县的国土面积治理成为非沙化土地。

一增一减之间,中国经济版图上绿意更浓。

打开互联网上的数字地图,徐州云龙湖畔200米范围的“黄金地段”没有竖起高档楼盘,取而代之的是公共绿地。

“徐州曾是个绿化率只有1%的煤都。如今,市民出门300米就能见绿。”徐州市委书记曹新平告诉记者,通过植树造林,关停化工厂、造纸厂、水泥厂等,这个市绿化率已达到4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连续5年超过300天。

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节能减排工作以前所未用的力度向前推进。

自2006年起,中国启动实施了“十一五”节能减排计划,淘汰小火电组、钢铁、水泥等落后产能2亿多吨,促进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1%,污染物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下降16%和14%。

一取一舍之间,中国经济版图上,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

“这些年,尽管‘保增长’的任务很重,但经济发展在生态建设面前坚持了一个‘退’字,为子孙后代‘退’出了一片绿色。”张其佐说。

在此基础上,中央又着手从国家战略角度谋划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不久前,新疆对伊犁河谷、阿勒泰山区、天山南北坡、帕米尔高原草原主体功能区进行划定,全区八成草原将受到分类“保养”。

“这将有利于实现畜牧业发展、‘休养生息’两不误。”自治区畜牧厅负责人说。

2005年,中央提出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初步构想:各地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明确不同区域功能定位,逐步形成各具特色区域发展格局。

2011年,《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正式出台,将全国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25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被列为限制开发区,总面积约120万平方公里的各类保护区被列为禁止开发区。

“规范开发秩序,控制开发强度,形成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未来中国经济版图将更趋优化。”陈秀山说。